系统教程链接(折叠)
【DJ修炼手册-基础篇】——电音大X
【DJ入门教程】7天上手rekordbox DJ
其他技巧链接(折叠)
the CORRECT settings for Rekordbox——DJ Carlo
The Easiest Way To Mix In Key Instantly—DJ Carlo
一、准备工作
DJ在干什么?——混音接歌、现场表演
电子舞曲 = EDM = Electronic Dance Music
必备硬件:碟机 + 监听耳机 + 音响
必备软件:rekordbox/ serato/ traktor
二、Rekordbox操作
略
三、必备乐理
3.1 BPM
BPM = Beats Per Minute,每分钟节拍数
混歌规则:BPM ± 4以内
3.2 拍、小节、乐句、数拍
拍——乐曲在时间维度上的最小单位
EDM常用:4分音符为一拍,4拍为1节(4/4拍)
1个乐句=8个小节
1个乐段=若干乐段
【在rekordbox中的表示】
粗白竖线=小节线
细灰竖线=拍线
波形图上方数字=第4节.第1拍
【数拍(打拍子)】
以一个小节(4拍)为一个小周期,一个乐句(8小节)为一个大周期
例如:(1234-2234-……-8234——1234-2234-……)
3.3 电子舞曲的结构编排
EDM的Extended/Club Mix:加长版本——拥有长达16-32小节的前奏/尾奏(方便DJ切歌)
3.3 Rekordbox中的波形详解
由波形图可以初步判断各乐段
波形图形状体现出不同段落的能量层级,波形越宽能量层级越高
①Intro:呈现长方形,因为底鼓和打击乐规则重复演奏
②Breakdown:波形陡然收窄变细,因为底鼓和打击乐器停止,能量层级很低
③Build-up:能量层级逐渐增强
④Drop:波形突然很宽且不规则,因为各乐器与鼓组齐奏,能量层级最高
⑤Breakdown:波形陡然收窄,进入“贤者间奏”
⑥Drop:再次进入高潮部分
⑦Outro:波形为规则长方形,类似Intro
波形图颜色的变化:低频(红色)-中频(绿色)-高频(蓝色)
3.4 T字法调性混音
方法示例:
注:在rekordbox中设置调性调整为Alphanumeric即可显示
四、打碟机操作
4.1 打碟机键位预览(ddj400)
4.2 三种CUE点
【临时CUE】
特点:波形图中的橙色三角形,默认在开始处
设置临时CUE:未播放时——转动搓盘找到需要设点的位置(不松手) → 点击CUE键
从临时CUE播放:播放时——点击CUE键回临时CUE点 → 点击PLAY键 或 长按CUE键(松手则回CUE点,持续播放则同时按PLAY键)
【MEMORY CUE】
静态CUE点(切换下一首用)
当曲目停止时,可以通过每一个Deck上方的左右按键,使临时CUE在存好的MEMORY CUE中轮流切换
设置MEMORY CUE:先设置为临时CUE → shift+上方的右按键
【HOT CUE】
动态CUE点(切换下一首/切换本首位置用)
在功能区选中HOT CUE,此时打击垫即为HOT CUE标记点,不亮=空白,亮起=已设
设置HOT CUE点 = 点击打击垫
删除HOT CUE点 = shift + 打击垫
从HOT CUE播放:任意时刻点击已设置好的打击垫
注意:软件中的红色"Q"(量化)务必点亮,确保所有CUE点都在节拍线上
4.3 设置CUE点的万能套路
【Beat Jump使用】
功能区选中BEAT JUMP,软件中可以看到打击垫变为前后跳进1、2、4、8拍
按下shift + 右下角打击垫 = 后一页,分别对应前后跳进16、32、64、128拍
【八步快速完成CUE点设置】
找Intro(一般是曲目开始的第一拍)
找Drop(约在乐曲1/3处,波形长且宽,试听一下)
找Breakdown(Intro之后,HOT CUE一般设置在旋律乐器/人声开始演奏的那一拍)
找Buildup(一般Drop前8小节,听一下是否有鼓点变密集/加入Riser来确认)
找Outro(一般乐曲结束前的8-16小节)
设置EFG的HOT CUE:自由设置(如第二段的Breakdown和Drop、Drop前富有特征的Pre-Drop、或其他有特色的片段)
标记颜色(在软件内右键所选HOT CUE设置)
设置MEMORY CUE:一般作为这首乐曲开始播放的点,设置在每个HOT CUE的前16小节=2个乐句(方便对拍)
注1:软件中的红色"Q"(量化)务必点亮,确保所有CUE点都在节拍线上
注2:软件小节划分不一定准确,解决方法:
开始自己设置CUE点!
4.4 Trim增益
作用1:限制、减小音轨音量,防止Clipping削波失真(音量指示器到达红色时表明电平太大,会造成音响效果Clipping削波失真)
作用2:调整、增大音轨音量,平衡能量层级
4.5 EQ均衡器
HI:高频(乐曲中最尖锐的声音)
MID:中频(乐曲中的主体部分,包括人声、主奏音色、各旋律的音色)
LOW:低频(乐曲中的底鼓、贝斯,最具有能量,最令人兴奋)
EQ旋钮三大作用:
混音中调整各频段音量使混音更顺滑
在多首乐曲同时混音播放时,将特定曲目的某些频段降低,避免同频段音响冲突(如舞曲叠加Acapella时要降低中频)
在曲目播放过程中着重强调某一频段的音响(如低频的贝斯)
4.6 EQ的两种设置方式
EQ模式:拧到底留有少量音量(更适用于Hip-hop、流行音乐)
ISOLATOR模式:拧到底完全消除(更适用于House、Techno等EDM)
4.7 Filter滤波器
左旋 = LPF = 低通滤波器
右旋 = HPF = 高通滤波器
作用1:混音接歌过程中对乐曲进行调解
作用2:作为效果器进行使用为舞曲添加音效
4.8 监听耳机使用方法
声道监听CUE & 总线监听CUE
点亮几个监听CUE,监听耳机就有几个声道的声音(不受Channel Fader推子影响)
MIX旋钮——控制Master总线输出的比例,左转到底只剩声道监听,右转到底只剩总线监听
LEVEL旋钮——控制耳机的音量
监听作用:①试听后续曲目、②混音接歌时进行对拍
五、对拍
5.1 基础对拍(软件辅助)
Tempo滑块向上推 = 减速
Tempo滑块向下拉 = 加速
Tempo滑块速度范围:±6%、±10%、±16%、Wide
Tempo滑块速度范围切换:按下SHIFT+右上角的BeatSync切换
三步完成对拍
调整BPM(用Tempo滑块)
切入乐曲(按小节数拍,一个小节结束另一个小节开始时按Play)
调整位置,对齐节拍(两曲目未对齐,发生“跑马”,需拨动Jogwheel外侧进行位置调整,对拍成功底鼓会共鸣)
注1:Jogwheel缓动盘逆时针 = 临时减速, 顺时针 = 临时加速
注2:拨动Jogwheel时记得打开软件中的MT(下图),使加减速不变调
5.2 进阶对拍(耳对)
切入曲目
判断并调整BPM(耳朵听,跑马现象越来越严重,判断两曲目BPM的快慢关系后,调速)
调整Jogwheel缓动盘(2-3步循环进行直至拍子完全对上)
5.3 自动对拍(BeatSync)
对拍精准,但牺牲了灵活性与创造性
激活BEAT SYNC(点亮两个Deck右上角的BEAT SYNC)
设置MASTER主曲目(长按已载入主曲目的Deck的BEAT SYNC)
载入并播放后首曲目(后面每次载入的曲目都变成前面曲目的BPM)
六、核心混音手法
6.1 音量推子法
手法一:三分慢推
(后首曲目开头是旋律或人声、无Bass时好用)
后首音量推子调到刻度3处
前首播放至H点(Outro)时,开始播放后首A点(Intro人声处)
8小节内将后首音量推子往上推,同时将前首的中频EQ调低
将前首的推子逐渐下拉到0处
手法二:底部慢推
方法见下节
手法三:快拉
(后首曲目已经进入后,前首曲目在特定位置快速撤出)
6.2 EQ均衡器法
EQ均衡器设置状态(预混音状态,即10/12点、10点、归0)
(低频防止功率过大,中高频防止打架)
EQ均衡器混音接歌操作步骤
准备后首EQ(预混音状态)
音量推子接入后首(音量推子缓慢推到顶,4小节)
调整EQ进行混音(两首的EQ逐渐一增一减,完成EQ状态交换,顺滑过度)
音量推子淡出前首
注:高中低频的切换顺序视具体情况而定
完整流程示例:A顶B底 → 监听+对拍 → B预混音状态 → A顶B顶 → 交换EQ状态 → A底B顶
6.3 Filter滤波器法
将上一个接歌方式的 缓慢移动音量推子 改为 缓慢旋转CFX旋钮
FILTER滤波器四步完成混音接歌
准备Filter(预混音状态 + Filter旋钮某方向拧到底)
后首音量推子快速上推(因EQ和Filter几乎无声),旋转Filter旋钮接入后首至12点钟
同EQ法进行混音
音量推子淡出前首(同时将其Filter拧到底)
完整流程示例:A顶B底 → 监听+对拍 → B预混音状态 + BFilter到底 → A顶B顶 → BFilter到中 → 交换EQ状态 → A底B顶 + AFilter到底
七、你的第一次混音
调整BPM→播放后首→对拍→混音接歌
八、核心接歌方法
8.1 黄金法则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接歌(默认 1乐句 = 8小节)
回顾前面4.3节设置Memory Cue时,设置在HOT CUE前2个乐句处,接歌过程中该2个乐句的分配:
- 第1乐句 前4小节 对拍
- 第1乐句 后4小节 上推音量推子或调整滤波器
- 第2乐句 调整EQ均衡器进行混音接歌(调整尽量以小节为单位)
- 最后再用1~2个乐句调整前首的音量推子或Filter使其完全撤出
8.2 End切Start
注:以下,切=直接切换、飞歌,接=混音进行衔接
End切Start:前首结束后,直接切后首的开头
要点:
谨慎选择后首曲目起始点,使前后首曲目顺滑过度(节拍、能量层级上)
后首的播放时机需要卡在前首的节拍点上
8.3 Outro接Intro
对于Extended版本EDM的长Intro/Outro尤其适用
Outro接Intro:A、H点即为接入点
8.4 Drop接Intro
Drop接Intro:D、A即为接入点
要点:前首Drop最好要有3个或以上乐句(保证前首能播放1-2乐句再接后首)
8.5 Build-up接Build-up
很多曲目Build-up的最后一节有Pre-Drop(用来“3、2、1、go!”的),在此接法中可重点展示
Build-up接Build-up:C、C即为接入点
要点:只有一个乐句且无Bass,无需EQ,用三分慢推法完成接歌,在Pre-Drop开始处前首快速下拉完成切换,或 在Pre-Drop开始处后首快速下拉,Drop开始处前首快下拉后首快上拉完成切换
8.6 Build-up切Drop
Build-up切Drop:D、D即为切点
要点:
恰当好处的时机,干净利落的手法
如果后首有Pre-Drop也可以在Pre-Drop切
8.7 Post-Drop接Build-up
Post-Drop是Drop结束后紧接的 Downlifter音效 或 低能量层级的Breakdown
Post-Drop接Build-up:Drop结束、C即为接入点
要点:后首Build-up无Bass,无需EQ,三分慢推即可(上推后首时可同时右旋HPF),注意前首旋律开始前完成将前首推子拉到底
8.8 Downlifter万能接歌
Downlifter时Drop和闲着间奏之间的那个能量降低的音效
方法一:Downlifter接Breakdown
前首Downlifter与后首Breakdown同时播放,前首音量推子逐渐下拉(HPF可同时转)
方法二:Downlifter接不同BPM的曲目(同方法一)
方法三:Downlifter接Downlifter(同方法一)
8.9 Drop切Drop
要点:
后首Drop的能量层级要略低于前首
若前首是Lead旋律鲜明的舞曲后首Drop可选择强调鼓组律动的
若后首有Pre-Drop可将Pre-Drop部分提前接入
九、接下来做什么
建议一:扩充曲库,熟悉分析曲目、尝试各种混音接歌方法
建议二:多进行演奏、多积累经验
建议三:不断学习进步
十、其他技巧(不断学习ing)
10.1 碟机操作相关
shift + cue :快速切换到开头处
shift + JogWheel :快进/快退
10.2 软件操作相关
播放时间轴刻度变大/小:鼠标放到时间轴,滚动滑轮
波形图颜色:红绿蓝==低中高频
10.2 混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