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世界,神乎其神的武功绝学都有这些出处来历

历史典籍

金庸小说中,少林绝学《洗髓经》《易筋经》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两本秘籍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远远没有小说中那么神奇。 这两部经书,据说都是达摩所著。在少林寺面壁十年悟得真谛,遂著《易筋经》与《洗髓经》,后经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将《易筋经》翻译为汉文,慧可将《洗髓经》翻译为汉文,世人才渐通这两部经典,知道其只是关于强筋健骨与气功导引以及养生的著述。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因学得吸星大法,加上体内有多股不同的真气导致走火入魔。惟一解救办法就是修习《易筋经》,最后少林方证大师秘授《易筋经》,让他体内混乱的真气导入丹田,挽救了生命。

在《天龙八部》中,曾经提到了神足经,这本经文也是真实存在的。全称摩伽陀国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是天竺一门极神异的瑜伽术,传自摩伽陀国,与《易筋经》并不相干。后游坦之误打误撞,得到了这本书,然而练法不对,反倒是练成了阴险的冰蚕毒掌。

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其中有紫凝道人的《易筋经义》跋语,称此书传于“绍黄两家”,并历数“禅家”、“宗门”、“金丹”、“清净”、“泥水”诸术语,显系明人手笔。

另从功理功法上看,以最近少林寺出的《易筋经》版本为例。里面内容虽经僧人改编,但仍然有大量的道家的名词和术语。里面的功法也多为道家,例举如元精、元气、元神辩,练元丹说等章。所以有专家认为《易筋经》出于道家之手,源来自道家养生导引,后在流传过程中,少林僧人又补充佛教修炼与强身思想,从而完善成为融佛道思想的一部养气健身的著作。

传统武术技法

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很多功法招式采自中国古代传统的武术技击之法,然而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放大。从目前少林寺保存以及公开的的武功典籍,不难找到那些武侠小说中的绝技踪影。

如拳掌功夫一指金刚功、一指禅功、鹰爪功、五毒手、铁砂掌、拈花功,铁臂功、霸王肘、阳光手等

头部功夫如铁头功、罗汉功等

足下功夫如铁扫帚、柏木桩,飞檐走壁法、壁虎游墙法、飞行功、梅花桩等;

其它功法如蜈蚣跳、金钟罩、铁布衫、吸阴功、蛤蟆功、点穴术、卸骨法等等。

武当功夫有武当剑、武当拳以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这类武功是冷兵器时代人们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防身御敌的格斗技能,武侠小说只是借用了名字,将其夸大艺术化处理。描绘成开山劈石,上天下地的绝学,超出了人体的极限,更突破了物理定律。

举个例子,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如果是葵花点穴手一类的点穴功夫,显得不够气势,于是被改成能够外放剑气伤人的神通,类似于现代手枪一样,以内力作为弹药,两指一点,几米之内无人能躲过。

除了古代现成的武术技法,那些儒道释文学典籍也被改头换面,变成了绝学功法,像《天龙八部》里的“逍遥派”,引用的是《庄子・逍遥游》,而《九阴真经》里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就是有出自老子《道德经》。

《侠客行》的绝学就是来源于李白同名诗《侠客行》作为武功秘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引用古代医书、甚至书法,都被说成绝世神秘功法,但真要找到这些原著比对,相信所有人都会大失所望的。

凭空想象

作为《射雕》系列中第一绝学《九阴真经》,所有人记忆深刻。 金庸将其设定为宋代黄裳在整理《万寿道藏》,无师自通,竟然在道教典籍中练就了成绝世武学,后编写了《九阴真经》,并改为梵文。

其实,历史上黄裳确有其人,此人喜读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著有《演山集》,《全宋词》还收录他的词作,但其绝对是个文人,既不是武学大家,也没有编写《九阴真经》。

降龙十八掌虽然也是想象出来的武学,但其里面的招式如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等等全部出自易经。

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作为名字最为古怪的武学,明显是编造的,但据说本武学是金庸出国期间,由倪匡代笔而成,所以风格迥异,然而金庸并没有删除,而是保留了下来。

类似“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化功大法、黯然销魂掌、百花错拳、落英神剑掌等,无不如此丰富想象力之下的产物。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创造虚构本属于正常,但如果真按武侠小说提供的秘籍去练所谓的绝世武功,只能是黄柯一梦,误人子弟,因为像金庸这样的武侠小说大师,自己根本不会武术。感谢他给我们营造的那个五彩缤纷的武侠世界,祝愿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与笔下的大侠们对酒当歌,潇洒江湖!

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国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博大精深的国学,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